【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赵纯均

漫漫风雨路 终将见彩虹

——记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赵纯均

●学生记者 叶薇倩 余琼

赵纯均(前排左三)和毕业生们在一起

  赵纯均,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内管理学科的著名专家,中国MBA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之一。1965年留校,1986年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初创的经管学院。曾担任常务副院长、第一副院长和院长职务,主持经济管理学院的全面工作,为经管学院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立意高远,目标一流,领导并参与了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的建设,以及两大国际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筹备,使我校管理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强,为我校管理学科的蓬勃发展探索了正确的方向,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管理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勤政为民,为人公道,锐意创新,开放宽容,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

 

  赵纯均教授勤勉尽责,德高望重,曾长期担任国务院学位办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推动了国内工商管理学科的布局、提升和普及。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推动各种不同类型的本科管理教育走向更为规范发展的模式。特别是作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国MBA教育的创立、联考制度的建设、办学质量的提升、EMBA教育的开办以及西部管理教育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当选为中华十大教育英才。2009年获“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在第25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经管学院赵纯均教授获得了“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而此时,距离他1986年开始参与创建经管学院,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他在这里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与才华,带领师生从零开始,不懈奋斗。如今的经管学院,正生机勃勃地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进发。

 

  面对荣誉和成绩,赵纯均朴素地说:“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且,经管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我们整个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

  白手起家,迎难而上

 

  赵纯均在大学时的专业是工业企业自动化,1984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做研究学者,1986年回国后进入经管学院工作。赵纯均坦言,当时是服从安排调入的,对经管学科甚至并没有太多了解。但是当时他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方面的差距比科技领域更大,改变这样的实际状况,成为他从工程到经管“转型”的最大动力。

 

  1984年经管学院初建时,在校生的规模不到200人,全院的科研项目仅有7项,科研经费14万,办公室也是暂借的,可谓是 “白手起家”。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鼓舞了赵纯均和全院师生:“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因为我们是清华。”就是凭着这么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赵纯均带领师生们踏上了建设发展经管学院的漫漫之路。

 

  建院之初,经济管理学科的师资力量极其匮乏,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系转来的。优秀的师资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必要条件,只有让教师先成长起来,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赵纯均积极支持教师出国交流、以到企业挂职等各种方式接触企业实际和参与科研,鼓励他们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方面的经验,同时着手引进西方管理学方面的人才。

 

  “要办好经管学院,就必须加快学院国际化的步伐,敢于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和世界上一流的管理学院建立了高层次实质性的合作,举办了IMBA、高层经理人员培训等优秀品牌的教学项目。我们在国际合作中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指导思想,注意在国际化的同时进行本地化。”赵纯均介绍说。

 

  为了提高师资水平,从1985年开始,经管学院通过加拿大的 CIDA项目,开始对教师进行海外培训。1996年,经管学院又与MIT开始长达10多年的合作。每学期初,学院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MIT听课,在亲身感受西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断领悟、进步,MIT的教师还会在课程准备等方面为我校经管学院的老师们提供帮助。进入新世纪,经管学院的国际合作更是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达到新的水平。可以说,20多年来,在学院每一次成功的国际合作背后,都凝结着赵纯均付出的心血、智慧和大量艰苦的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这20多年的奋斗,铸就了清华经管在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不容忽视的地位。

 

  全方位打造育人环境

 

  为了使学生们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精通专业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经济管理人才,赵纯均一直致力于为经管学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伟伦、舜德两座大楼和齐全的实验设备已基本满足学生学习的“硬件”需求,而赵纯均更注重的则是“软性”环境的不断优化。他希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参与更多的社会工作和社会调查,逐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将来更好地从事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他为学生们“现身说法”:“我在大学时候担任过团支部书记、辅导员等职务,正是通过这些社会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与人交流、合作的宝贵经验。管理的知识不应该仅仅从书本上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去体会。”

 

  从2001年起,经管学院开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最早是在北京郊区调查农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今,学生们的脚步早已踏遍长城内外,甚至延伸到广袤的西部。“深入西部,才能深刻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才能进行实实在在的调研,才能写出真真实实的调研报告。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对同学们职业操守的培养。”

 

  赵纯均还积极支持素质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为了让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情况,学院经常邀请著名企业CEO和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讲座,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一周4场。

 

  学生体育工作也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建院初期,经管学院参加“马杯”的体育项目都是在乙组进行,成绩很平淡。赵纯均倡导同学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还专门请体育老师帮助学生科学训练,自己也经常到学生体育比赛现场助阵。从那时起至今,经管学院已经多次获得“马杯”甲组冠军。赵纯均总会赶到现场参加“马杯”的颁奖典礼,与同学们共庆胜利。很多经管学院学生都记得院庆20周年时捧得“马杯”的场景,当时,赵纯均和经管学院多位领导、老师冒雨赶到东大操场,让同学们既惊喜、又感动。

 

  因为长期担任管理职务,赵纯均从事一线教学的时间较少,但他总是抓住各种机会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对他们予以引导。经管学院的传统活动———“与院长共品下午茶”已经开展多年。在这样一个与学生直接交流的平台上,赵纯均总会就同学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提出很多问题,专注凝听学生的发言和回答。同学们也在这一次又一次茶会中得到了很多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的启示,增阅历、长见识。有时,学生们为了约定某项活动的安排去找他,本只想打扰他几分钟,但赵纯均会花上一两个小时,耐心深入地与学生交流。

 

  从学生中来,了解学生们的想法;然后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而又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到学生中去———这就是赵纯均培养学生的方法。

 

  致力于MBA教育的发展  1991年,清华经管学院成为全国9所首批试办MBA学位教育的院校之一。当时,MBA教育在整个中国大陆还是一个历史很短的新生事物,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既要迅速适应社会对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又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地为市场服务。赵纯均凝聚管理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改革MBA的考试、招生、培养、论文以及就业服务等诸多环节,推动落实全国MBA师资培训,实施MBA教学评估,制定MBA“九五”、“十五”发展纲要,论证 EMBA项目的可行性并建立基本规范,关心和帮助西部试点院校发展。为了保证MBA的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和健康发展,他还多次向国家领导人建言献策,并积极参与到各项管理教育政策的制定当中,为中国MBA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可以说,赵纯均是我校经管学院乃至中国MBA教育的积极推动者。

 

 

 

  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MBA教育从1991年的9所学校在全国招收86名学生,到今天已经发展到184所学校,招生人数发展到每年30000人左右,18年中共培养了10余万名受过系统的现代管理教育的 MBA毕业生。

 

  数量只是反映中国MBA教育发展的一个方面,在办学质量的提高方面,赵纯均更是做了大量扎实而深入的工作。通过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开展全国MBA师资的培训,联考制度的设计、实施、改进、创新,MBA、EMBA教学合格评估的开展,新增院校的评审和辅导……赵纯均将大量精力投入于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作,从方方面面努力促进和保证中国MBA教育的健康发展。

 

  身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虽然已经卸下经管学院院长的职务,赵纯均依然是个“大忙人”。目前,他正在做一个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上海交大等校援助西部院校的项目,希望可以把清华的经管教育经验辐射到全国,带动全国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赵纯均还在为即将开设 MBA课程的 50多家院校进行培训,分享清华经管成功的经验。“把清华经管建院和发展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带动全中国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的责任。”

 

  赵纯均说:“在教育领域,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其结果,这就好像一个惯性大的‘慢系统’。所以对于决策者而言,他更要从长远和长久的角度来看问题,容不得半点浮躁,更不应贪图眼前一时的利益。”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和经管学院一同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克服了一路上的艰难险阻,终于迎来光明的前景。

 

  现在,赵纯均又投入了新的研究。“我希望可以研究 ‘中国式管理’,总结中国企业的管理经验,寻求其成功之道,通过建立 ‘中国式管理’的理论体系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成功。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乐在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