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伟:入党,一名中年“海归”的庄严选择

 

 

 

顾春伟:入党,一名中年“海归”的庄严选择

 

面对党旗,顾春伟庄严宣誓(摄影 司徒哲阳)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对顾春伟光荣入党表示祝贺(摄影 郭海军)

  2010年3月14日,47岁的热能系教授顾春伟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令顾春伟感到惊喜的是,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出席了他的党员发展大会,并在大会上对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表示祝贺。

  顾春伟入党了!这个消息迅速在热能系传开。

  作为一位中青年骨干教师,顾春伟的工作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日本回到清华的五年间,无论是在科研、教学还是管理和学生工作岗位上,他都认真负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从一个学术青年到回国服务的中年骨干,到47岁加入党组织,顾春伟满腔热情,一路走来……

  从清华园到日本:出国更知爱国情

  1982年,顾春伟从江苏农村考入清华大学热能系。五年的大学生活,顾春伟基本上是在教室、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间度过的。那时的顾春伟并没有太多精力去思考温饱以外的问题,而只有一个简单的念头——考上大学就是为了以后找一份好工作,摆脱贫苦的农村生活,改善家庭状况。本科毕业后,顾春伟到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徐建中院士,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工作。由于科研工作成绩出色,1996年他被教育部保送到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1999年底获得博士学位后,由导师推荐进入日本三菱重工高砂制作所燃气轮机技术部压气机开发与设计组担任技术员。在三菱重工,顾春伟因为工作表现突出,逐步被提升为主席技术师,并担任压气机开发与设计组组长。

  多年的海外经历让顾春伟受益匪浅,有三件事更让他深受触动,也促使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术宅男”渐渐转变。

  顾春伟刚刚当上技术高管时,给大家开会布置任务。他不到10分钟就讲完了,但在执行任务时却发现,大家对他的意思并没有完全理解。这深深触动了顾春伟——原来,做好领导和团队组织工作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于是,以前从来没有当过干部的顾春伟开始狠下功夫弥补自己的这一“短板”。

  还有一次,一款新式燃气轮机在实验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作为项目主管的顾春伟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从制造到核心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核对。类似的工作做多了,顾春伟发现,高精尖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团队合作,对于团队精神和团队作战他有了新的认识:“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高精尖技术和制造必须依靠一个可靠的团队。一个团结的团队往往有更大的力量,这是主流,没有这样的团队不可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

  第三件事情,也是最让顾春伟感受深刻的,就是“核心技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按照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国家采用了统一“捆绑招标”方式。中国虽然引进了部分外国先进的燃机制造技术,但无一例外的是,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仍全部掌握在外方手中。在这场看似成功的合作中,中国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对此,顾春伟看得越多、越清楚,心情就越复杂: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是暂时的、浅层次的,真正的核心技术是换不来的;中国要掌握核心技术,必须要自主创新,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团队合作。正是看到这一点,顾春伟萌发了回国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的念头。

  从一个农村娃子一步步成长为日本大型企业的部门技术高管,顾春伟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身在异乡而得到升华:“在日本十年,让我深刻懂得了出国才会更爱国。爱国不是说几句空话,只有祖国强盛了,在海外的中国人才能感受到自尊和自豪。”虽然身在日本,顾春伟却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发展,对祖国的巨大变化感同身受。三菱重工部门技术高管这个位置,也让他从一个新的高度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结身边的人,共同投入到一个伟大的事业当中,才能够有所成就。他还深入研读了有关日本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书籍,对日本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对祖国的发展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2003年,当“清华大学—三菱重工业联合研发中心”的前身——“清华大学热能系三菱研发中心”成立时,顾春伟担任日方主任,为清华与三菱重工的合作做了许多工作。这时,倪维斗院士与顾春伟进行了一次谈话,一下子指明了顾春伟的人生方向:“小顾,你回来吧,国家需要你,在祖国的怀抱里有你大展才华的天地!”

  在三菱重工第一个五年的合同到期之际,顾春伟作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在日本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祖国,从头开始。

  

  从日本到清华园:回国要做实在事

  在倪维斗院士的积极联络下,顾春伟作为“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于2005年重返清华园。在学校和热能系的关怀下,顾春伟很快融入这个团结而温暖的集体,开始了新的工作。

  在科研上,他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7项,国内企业合作项目1项。作为“清华大学—三菱重工业联合研发中心”主任,他凭借在日本三菱重工工作过的优势,努力扩大与三菱重工的科研交流,使之成为14个学科的合作科研服务机构,开展燃气轮机相关技术的合作研究。截至目前,参与该中心科研课题的师生遍及多个院系,开展科学合作研究项目150项,合作项目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

  谈到这个联合研发中心,顾春伟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只要是对这方面技术有兴趣的教师或学生都可以参加。作为主任,我有义务做好联系、协调和保障工作。希望清华的师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个集成平台,在先进技术研发方面有所收获。”

  2006年,顾春伟开始担任热能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在党支部书记的协同下,努力做好研究所教学与科研服务工作,并在学校“211”、“985”经费支持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进行了实验室改造,为后期试验台的规划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回到清华的第二年,在担任叶轮机械原理课程主讲教师的同时,顾春伟还当上了航空定向生的班主任。有一次,顾春伟的大学同学从外地来京找他,给他打电话时,顾春伟说:“我正在给学生开会呢,你等会儿再打来吧!”这个同学十分惊讶:“你什么时候当上学生头儿了?上大学的时候你连班会都不参加,现在还给学生开会?!”

  科研、管理、教学“满负荷”的顾春伟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乐在其中。然而,谈起中国燃气轮机的科研现状,顾春伟还是流露出一丝忧虑:尽管国家近些年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还相差很大,投入也远远不够。

  顾春伟结合自己多年的研发工作经验,在教学时侧重讲授一些基本思路和规律,希望学生在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后,面对不同类型的燃气轮机时能够融会贯通,有所创新。他不仅专注于自己的业务,还影响、带动了一批人。回到清华五年来,顾春伟从一名“海归”转变为名副其实的清华教师,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中年入党:为了责任和理想

  在日本的十年经历,让顾春伟对身上肩负的重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学校和热能系党组织的关怀和积极引导,更让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可以终身依靠的组织。

  刚回国时,各种事务纷繁复杂,顾春伟得到了很多老师和朋友的热情帮助。为了让顾春伟能够尽快开展工作,老党员倪维斗院士和袁新教授分别将自己的研究生名额转让给他,老党员、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原所长徐向东教授更是鼓励他将先进的发动机设计原理和理念带入自己所教授的专业课程中。

  在与这些党员的交流中,顾春伟深受启发,也对他们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作为党员,他们总是能够从学科建设的大局出发,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大局出发,去看待和处理问题。逐渐地,顾春伟对中国共产党这个优秀组织心生向往,入党的意愿在内心萌芽。

  顾春伟回国后,倪维斗院士曾多次跟他推心置腹地谈话,帮助他尽快适应回国后的生活,与顾春伟成为“忘年交”。顾春伟亲切地称倪院士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体会与倪院士交流。他们的谈话从“家事”到“天下事”无不涉及。有一天晚上,顾春伟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竟是倪院士!这位老院士专程来他家里看望一个“学生辈”的教师,着实让顾春伟受宠若惊。两人深谈到很晚,倪维斗语重心长地说:作为清华的毕业生,除了要搞好学术和研究,更要团结周围同志,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上要有大局观念,才能够为国家、为热能系和研究所作出应有的贡献。

  原所长徐向东教授也多次与顾春伟谈话,了解他思想上的动态,并以热能系老教授、老党员焦树建的奉献精神为例,引导顾春伟在思想上向党靠拢。

  2007年1月7日,在经过充分思考后,顾春伟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热能系党委不仅安排他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还安排他列席定期召开的党员学习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央精神。

  2007年夏天,时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胡和平专门约顾春伟谈话。不知就里的顾春伟把自己回国之后作为“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所做的一些工作好好梳理了一下,作好汇报的准备。没想到胡和平只字未提“百人计划”,单单问起顾春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的学习情况和时政要事。顾春伟明白,这是在鞭策自己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提高,从更高更广的层次上看待和分析问题。

  虽然已是人到中年,但顾春伟对入党这件事一丝不苟,如饥似渴地从党的理论精粹中汲取营养。他还结合国家重大事件认真学习思考,并向党组织写了思想汇报。

  终于,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三年后的2010年3月14日,顾春伟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作为顾春伟的入党介绍人,倪维斗院士在他的入党材料中写道:“顾春伟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学有所成,工作出色,深得工作单位的重视,但他愿意为祖国作贡献,在作贡献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顾自己的经历,顾春伟感慨地说:“入党有一个过程。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是经过多少年的经历和奋斗,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作出入党决定的。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和广大党员一起,为祖国、为大家做好我应该做的事情。”

  在顾春伟的党员发展会上,胡和平深情地说:“清华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在优秀的知识分子中发展共产党员,上世纪50年代我校有多名著名教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刘仙洲、张光斗、张子高、梁思成、张维等。我们要继承清华的好传统,吸收更多的学术骨干加入党组织。”胡和平的话,让顾春伟又一次感受到清华党组织对他这个中年新党员的关怀和鼓励。

  如今,47岁的顾春伟头发已经微微泛白,但还是像以前一样,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像年轻人一样精神焕发,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可以终身依靠的组织,一盏指引前路的明灯。为了祖国更加昌盛,为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心中的理想,他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