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木才: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科学依据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作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全国人民的奋斗拼搏提供不竭力量源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坚强领导提供根本保证,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认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依据,可以有力提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基本实现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上是将党的十三大以来逐步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前了15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基础之上的。深入阐发其科学依据,不仅可以深刻揭示我国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作出重大战略调整的科学性,而且可以提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作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首先是建立在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基础之上的,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新的“起跳板”。

1.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大力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决果断地实现了工作重心的根本转移,下定决心,排除干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胆地试、勇敢地改,成功地破解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的“世界性和世纪性难题”,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片新天地,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陆续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格局发生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背景下,我国的和平发展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态势的重要因素。

从数据上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三组经济数据对我国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一是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2683亿美元,居全球第11位。到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2010年猛增到5.88万亿美元,增长了20余倍,平均增速接近10%,首次超过日本(2010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50万亿美元),并从此稳居世界第二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2016年、2017年、2018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80万、90万亿元大关。2019年达99.0865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4.4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53.7倍,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预计占全球比例为16.58%。二是2016年我国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61万亿美元,提前4年时间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发展目标;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23美元,首次突破8000美元,提前34年时间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中到21世纪中叶即2050年左右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的目标,首次高于中高等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7939美元,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与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151美元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276美元,按照现价美元估算,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90%。三是我国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IMF预估,2019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为21.4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4.75%。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差距越来越小,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为美国的40%(201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4.58万亿美元),2019年则达到了美国的67.2%。据IMF测算,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达30%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制度建设、法治进程、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等现代化要素也已进入世界前列,具有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20世纪最后几十年以来为世界树立了经济大发展和现代化的光辉典范。”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厚实基础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更高发展目标。早在党的十八大,我们党就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发展目标。在经济建设上,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政治建设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基层民主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文化建设上,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在社会建设上,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绝对贫困现象完全消除,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系列发展目标的达成,意味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起点。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脱贫的目标即将实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一大幸事,也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大盛事。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成就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的40多年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增加了152倍,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全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全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了40.6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全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这些伟大历史性成就不仅标志我国的发展步入崭新征程,也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平台,凝聚了更大自信。

3.新时代开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光辉事业。首先,中华民族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入了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中,我国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好、潜力最大、韧性最足的国家之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在我国已有较高积累水平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是在站起来、富起来的现有基础上向强起来迈进的提升。其次,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现了激发活力与积聚力量的有效结合,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充分调动了亿万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实现、维护、发展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政治优势正在充分释放,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再次,经过长期探索,我国找到了一条适合基本国情、适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可以说,各方面的探索都已趋向基本成型或成熟,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了稳步前进的基础。

二、全国人民的奋斗拼搏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信仰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习近平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事业,根本的动力源泉和依靠力量是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拼搏精神,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不竭的力量之源。

1.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凝聚磅礴力量

人类社会的一切辉煌成就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得来的。回溯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切辉煌都兴于奋斗、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都源于奋斗、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巨变都成于奋斗。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艰苦奋斗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和奋斗精神,愚公移山、悬梁刺股、精卫填海等文化典故体现的奋斗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主流,玉汝于成、梅花香自苦寒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古训格言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崇尚和追求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艰苦奋斗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流传至今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放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奋斗正是其主基调,是重要的关键词。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拼搏,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凝聚了磅礴力量。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蓝图,成果人人有份,责任也人人有份,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中争取人人出彩。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下了奋斗的主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持续奋斗,新时代需要实现的目标任务极为艰巨,靠的不是一个人、少数人,而是需要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人民的这种奋斗精神,正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源泉。

2.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要爆发

中国共产党深深地知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力军,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力量。离开人民群众,什么事也干不成。习近平深刻指出:“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这个优势,否则党的一切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伟大的国家来自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人民创造伟大的事业。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团结一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写下了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壮丽史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勤劳努力、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怀揣梦想,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展望未来,可以相信,中国人民已经积蓄了物质和精神的丰厚能量,正在中华大地涌动,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爆发。习近平深情地赞美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创造、奋斗、团结、梦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3.高素质人力资源为新时代注入澎湃动力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的知识和技术进步,归根到底都来自人民。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毛泽东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经过长期努力和培育,我国的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储备了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和人力资源。教育在人口素质提升、人力资源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基础性地位,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对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全国80%以上人口是文盲。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义务教育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步加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巩固率达94.2%,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达2831万人,比1978年增长32倍,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9.6年,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达到10340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从高素质人口看,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两院院士166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7万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729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总数达339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3010个,累计招收博士后18万多人。教育事业发展有效提升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超大型经济体从起飞、转型到跨越,这将是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和治理版图将翻开新的篇章。然而,其中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如果说改革开放后的前几十年我国储备的人口红利主要是人口数量红利,那么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则积蓄了大量创新创造动能,将释放新的人口质量红利,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有着更大外延、更广内涵,要求更好的物质创造、要求更好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制度、要求更好的精神文化创造,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际竞争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涵盖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创新创造体现在方方面面,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新时代广大劳动者最大也是最基本的自我价值实现要求就是发挥创新创造能力。国际竞争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必将促进中国人民的创新创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到2035年就一定能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鲜明品格,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科学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政治纲领。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提供根本遵循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然而,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所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也越来越多,面临的发展难题和瓶颈每一项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新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前瞻的理论视野,对事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其中“8个明确”科学回答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14条基本方略”为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实践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发展规划,正在逐步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付诸实践。

2.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重要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确定为“五位一体”,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它是一个有机整体,精髓在于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而不能偏废一方。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也是各项事业取得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政治建设的总目标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文化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涉及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在于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自然发展及其内在联系的科学认识,丰富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

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对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发展聚焦新时代发展的动力问题,着力让创新成为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聚焦新时代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着力推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开放发展注重发展的内外联动,着力推动更高层次上的对外开放;共享发展则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新发展理念深化了发展从量到质的新要求,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把满足人民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破解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习近平说:“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3.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战略指引

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毛泽东说:“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这“四个全面”就是立足“总依据”、推进“总体布局”、进而实现“总任务”的总抓手,它深刻把握了我国发展大局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发展目标、奋斗重点和根本保证,也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指引和重要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明确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举措,是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抓手,深刻体现了矛盾论、系统论和总体论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动力源泉,也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不竭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路径;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政治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展动力源泉、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坚强领导等重大问题,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战略指引。

四、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坚强领导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历史和实践表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取得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胜利。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首要方略,这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坚强领导力量和政治保障。

1.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提供坚强领导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尤其重要。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把共产党组织看作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深刻阐明了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极端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成长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曾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邓小平也说:“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过去的革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现在的建设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也在于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已经从当年那个全国党员总数不足60人的新生政党成长为一个在发展中大国连续执政70多年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习近平说:“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这个“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执政党”,也必须成为最强大的执政党,才能不辜负肩挑的大义和使命,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把一个“大党”建设成为一个“强党”,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创性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历史阶段,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执政党”,既是对国内外政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方向的期许,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更加有了“主心骨”、顶梁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有了无比坚强的领导核心。这对于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面临诸多难以预料的挑战、困难和障碍,并可能变得更为复杂更为敏感,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一个无比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不可想象的。党的十九大指出:“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道路上,只要始终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全面坚强领导,真正发挥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我国就能应对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就有充分理由相信,到2035年能够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供科学领导方略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方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脉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所在。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拥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确保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科学的领导方略。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共产党组织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一般政党,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关键就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从组织结构看,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贯彻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从中央到基层党组织层层紧密相连,整个组织的运转流通依靠的正是中央这个中枢,中央能够集中权威号令各方,整个组织也就能够坚强有力地通畅运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一直能够保持高效运转,正是一贯注意强化组织建设,特别是维护党中央权威。恩格斯曾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列宁也说:“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党的十九大清晰地描绘了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表明我们党将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政党。同时,我们党还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不懈进取,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必将把自己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执政党。

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制胜法宝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民心所向”对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是正义、伟大的事业,正是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刻都离不开人民群众。马克思说:“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他还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坚持群众路线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正义事业和美好愿望。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既是对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适应实践、适应时代、适应人民要求的能力不断提高,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积累了一系列管党治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在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一定能够传承和发扬好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行稳致远,为到2035年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正确的路线保障。

五、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判断,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历史任务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是关乎“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时代前提,为我国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发展主动性提供了战略定力。

1.新时代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态势良好

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赢得主动、优势和未来,必须科学研判形势,敏锐地发现机遇并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所谓“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国际国内背景、环境和时代条件。它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时间上比一般机遇期相对更长,能给战略实施提供更多机遇和更长回旋时间;二是空间上比一般机遇期相对更广,能给战略实施提供更多有利条件和回旋余地;三是影响上比一般机遇期相对面更大,对战略实施的影响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整体性。如果我国能把握、用好我国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作为,按规划有步骤地实现既定目标,那么到2035年就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反之,如果丧失了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可能遭受重大挫折,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可能会失之交臂。

从国内发展看,新时代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态势良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治纲领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安排为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思想指导、政治保障和具体路径。其次,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攻坚期,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逐渐暴露,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都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发展势头没有改变,为我国在较长一段时期仍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了基本保障。最后,全面深化改革为进一步解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新动力。新时代我国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以改革开放的新突破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跃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良好态势,为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前提。

2.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新时代我国发展带来新机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智能技术向纵深发展,人工智能、3D打印、5G通信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催生着新的工业革命。习近平说:“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从历史发展看,自世界兴起现代化运动以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一直是其中最活跃的动力部分,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推动着产业革命,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都催生着一批国家走向现代化。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将为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带来新机遇,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更加活跃的态势,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交叉融合加速,诸多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产业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世界正进入高度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阶段。经过新中国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积累,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拥有了相当厚实的基础和巨大潜能,为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好机遇创造了重要条件。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定创新自信,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据估计,在我国进入新时代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段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将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网络化及绿色化方向演进和发展。在新的科技革命、新的经济动能和产业形态推动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充分可行性。

3.从国际环境看我国也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随着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我国更加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建立各种形式的友好伙伴关系,积极倡导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国主动塑造国际环境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意味着我国依然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努力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国际条件。

从国际环境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段较长时期,我国也有可能争取到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条件,为我国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首先,“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当今世界虽然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增长动能仍然不足,地区热点问题和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盛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并没有变。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世界大势,世界多极化显著增强,各国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加深,不同文明间的互动联络更加活跃,休戚与共、相互依赖仍然是大势所趋。其次,国际政治相互制衡的局面正在形成。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的多个发展中心逐渐形成,美国“一强独霸”的世界格局日益受到挑战,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更加有利于国际政治秩序的相互制衡,有利于朝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进。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趋势不可逆转。在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为标志的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联动日益加强,发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更加紧密,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全球性问题越来越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协商和解决,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证明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迫切性和重要性。这些因素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重要外部条件。

4.把握、用好、维护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要把握、用好、维护我国发展所处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用好、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所谓机遇稍纵即逝,关键是要善于把握、善于用好、善于维护,同时机遇也往往与危机并存、与挑战共生,要想把握、用好、维护战略机遇,就要准备迎接和战胜挑战,应对和克服危机。我们不能惧怕危机和挑战,而要在迎接挑战和应对危机中创造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机遇不是现实,机遇期也不是安全期,更不是保险期,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才能更好地把握、用好、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新时代,要想把握、用好、维护战略机遇期,就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道路上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注重克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诸如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尤其是市场竞争不充分、效率发挥不充分、潜力释放不充分、有效供给不充分、动力转换不充分、制度创新不充分等,又要防范“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例如,2020年新年伊始,正当全国人民喜迎新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奏响冲锋号的时候,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面临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严重威胁,面临着实现奋斗目标前进道路上的严峻挑战。习近平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铺开了一幅共战“疫魔”、共克时艰的神州抗疫图,谱写了战胜重大风险考验的壮丽篇章,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在我国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经济稳中向好的同时,各种风险挑战也不断显现,既有显性风险又有隐性风险,既有内部风险又有外部风险,既有一般风险又有重大风险,这些风险还往往呈现出交织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做好万全准备和应对之策,才能化危为机,牢牢把握战略主动,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抓住、用好、维护好我国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戴木才:《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成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6]叶孝慎:《兴国之魂——现代化: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蝶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7]戴木才、魏旭:《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20年第2期。

图片

作者简介:

戴木才,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宣部政研所副所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总编辑;曾任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高端柔性人才等。主要从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伦理、等的研究。

2014年2月24日,为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专题。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中国特色政治伦理》(商务印书馆)、《从优良生活到理想政治》(三联书店·生活书店)、《铸就人民信仰》(人民出版社)、《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成功?》(广西人民出版社)、《兴国之魂》(湖南教育出版社)等,多本著作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主题出版物、精品出版选题。《兴国之魂》一书入选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物、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2014年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等;《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成功?》一书入选建国65周年主题出版物,以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和越南文等8个语种版本对外发行。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