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八"断碑

'三一八'断碑

  在'水木清华'北山之阴,北校河南畔有一座用白色石断柱改制成的纪念碑。这是为纪念在1926年3月18日惨案中牺牲的韦杰三烈士而建立的纪念物,人们都叫它'三一八断碑'。

  韦杰三(190-1926),广西蒙山县人、幼时家贫,虽在县在小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但无力升学,不得不在乡里做一小学教员。后赴上海入上海大学就读,因参加爱国运动被迫害,于 1925年离开上海来北京,考入清华学校大学部一年级,属清华历史上第一届大学生。入校后勤奋好学,朱自清先生曾称他是'一个可爱的人'。

  1926年春,日本军舰(载运奉系军)侵入我国内海,受到驻大沽口的国民军的炮击。日、美、英等八国联合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惩凶'、'赔偿'等无理要求并发出最后边臊,限二十四小时内答复,激起全国人民公愤、3月17日,北平各校学生、各团体代表在李大别等人的率领下,举行请愿游行。要求段祺瑞政府以强硬态度驳复,遭到军阀政府的拒绝,引起学生更大的愤慨,决定翌日再举行游行请愿。

  3月18日,清华同学整队徒步进城参加了全市学生的统一行动。当游行队伍进入段'执政府'所在地--铁狮子胡同时,突然枪声大作,预先埋伏在暗处的刽子手们向手无寸铁的群众下了毒手,顿时鲜血飞溅,死伤枕籍。屠杀持续半小时之久,共伤二百余人,惨死四十七人,清华学生受伤者二十多人。韦杰三同学腹部连中四弹,同伴们把他抢送到协和医院急救无效,于3月21日壮烈牺牲。弥留之际,她口中不断叨念:'段贼兽心,何以我为牺牲耶?''我心甚安,但中国快要强起来呀!'

  烈士遗骨原即变葬于水水清华北山之麓,三周后移至圆明园与'八'诸烈士合葬。为了永远纪念烈士,清华同学从圆明园废墟上移来这根石断柱,竖立在原烈士墓址,象征正在成长中的家栋梁之材遭反动派摧残而夭折。同时,这根断柱又取自被帝国主义焚毁之圆明园,因而又可使全校同学永远记住帝国主义的罪恶。

  解放后,清华学生会于1957年3月把它移到图书馆前,以便广大同学随时瞻仰和学习烈士事迹,发扬我校的革命传统精神。1986年又移至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