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归来兮,厅堂耀

游子归来兮,厅堂耀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澳门厅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生   

    在迈向新世纪时,回顾过去的十年,祖国最激动人心的事莫过于香港、澳门这两个久离母亲的游子,在百年之后回到祖国的怀抱。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澳门厅作为特别行政区的人民代表参加会议,履行义务,参与国家事务决策的重要场所,设计的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紧。清华大学王炜钰教授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努力,领导设计小组成功设计了香港厅、澳门厅,并于1995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新西兰羊毛局室内设计大奖赛的大奖,这个大奖是由国际室内设计专家从国内初选确定的五个优秀设计作品中评选出来的。

    19963ll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通过了将人民大会堂西南厅辟为未来的香港厅的决议,并要求其装修应该体现“一国两制”的特点,具有香港特色。当全国人民都以十分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这一举国欢腾的时刻,在人民大会堂中建造香港厅,正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一个重要标志。香港厅设在人民大会堂的西南角,主会议厅设在二层原人大常委会的大会议室,多功能厅(宴会、展览、会议)设在底层,两厅之间设楼梯厅,总面积1728平方米。当这一设计任务交给著名建筑师、资深室内设计专家──清华大学王炜钰教授时,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深知这项工作的负担有多重,影响有多么巨大,克服种种困难,以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这项工程之中去。

    在喜庆香港回归的时刻建造香港厅,如何表现这一喜庆的气氛;如何表达祖国热望港澳同胞回归,亲缘相聚,亲切、温馨、和谐的心情;如何表现香港地区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如何体现香港地区作为地方厅室反映香港的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格;以及如何反映香港同胞的情趣与喜好,王教授都仔细斟酌与思考。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开放的港口,与世界各国都有往来,外国的影响渠道很多,建筑风格五花八门,再者香港城市繁荣,建筑投资多样,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比较雄厚,因此设计者认为香港厅的建筑风格应该是多元的,“为所欲为”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设计主导思想有了,如何以建筑的语言体现建筑的性格呢?香港厅的性格应该体现最高权力机构的庄重、高雅;应该体现回归喜庆的明快、亲切、温馨;应该体现香港是个开放城市,接触现代先进学术潮流的信息灵敏;应具有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先进的时代感;应反映高档次的生活水平和高档次的物质标准,特别是高档次的精湛工艺。

    在帝国主义强制统治下已经一百多年的香港,其文化必然有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香港同胞接受外来文化的因素也必然与我们有所不同。考虑到这一点,王教授在香港厅的主会议大厅即采用了西方古典大型公共建筑常见的石结构的体系,外面装点最高贵的大理石材料,并加以精工细琢,天花采用了水晶大吊灯与民族传统的沥粉贴金的彩画,色彩采用了中国敦煌壁画的淡雅含蓄的手法,突出光芒闪烁的特点,体现了华贵辉煌与典雅的气氛。彩画的图案选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牡丹花、石榴花,以表示吉祥、繁荣之意,卷曲、疏密有序的毛茛叶又烘托出浓郁的欧洲风味。天花板的灯花由三部分彩画构成:中间大灯花为变形卷草牡丹图案;四周的十八个小灯花为如意卷草;电梯厅的灯花为卷草石榴花。图案中毛茛叶的颜色为:浅蓝、浅绿,花的颜色为灰红色,颜色的基调酷似敦煌壁画色,装饰用色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在吊灯细部的处理上,特意将发光点放在上部而闪光点放在下部,使大厅中取得天花光晕与彩画金线形成一种迷离闪烁的锦绣般背景,大块的奥地利水晶石反射出色彩斑斓的光芒,形成五彩缤纷的光球,更增加了它金碧辉煌的华丽气氛。四壁的石材都做了精细的雕琢,反映了厅室的精美的工艺和高贵感。南墙面上三个灯龛和四周围墙上的半圆形雕饰,大型的弧形墙面花饰采用的是西方古典建筑中的砖石连续拱的造型,加以简化与变异。将连续不断的半圆券作为墙壁上的大型的带状花饰,不但调整了墙身高度的比例造型,而且使独立的门窗洞口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由于古代的砖石材半圆券十分粗笨,完全套用这种模式必然显得陈旧粗大,王教授将它巧妙简化造型,减薄它的凹凸起伏,井利用电脑切割的新技术做出精巧曲线,用两厘米厚的大理石粘贴于墙面上,具有传统风格的创新感。由于采用电脑切割的新技术,拼贴得分毫不差,十分精致,既反映了大理石光泽花饰的庄重高雅,又反映了高档次的技术水平。

    王教授采用明快的色调来表现现代气息。大面积使用光度较强的米黄色、白色大理石,其材质表面光亮度也很强,使其成为主导色调,同时还重点的运用了深色小面积的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香港厅的三个大厅和一个小厅──即主会议厅、多功能厅、楼梯厅和小休息厅的设计中,王教授有意识的运用不同的建筑处理手法,既是一个整体,又相互有所区别。在会议厅以表现高贵庄重为主,楼梯厅则是巧夺天工的设计──为了使人感到它是一个重要的人口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楼梯通道,重点运用了一些手法,将一个低矮的进入地下层的感觉用人工照明和材质、色彩的处理手段,使人感到是一个有气魄的、高低变化的大厅,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天花采用弧形板层层搭接,形成一个有丰富变化的光环境,在只有两米四高的低矮空间中,四周均采用光亮度高的希腊雪花白大理石,并用直接光与间接光组合装饰,明快华丽,起到两个不同层的大厅之间的相互导向作用。在多功能厅的设计中,王教授重点的运用了现代建筑室内设计的处理手法,用简单的体型、明亮的光、色、质的对比(包括大尺度的起伏、大尺度的分割。大尺度的纹样、对比强的色彩和质感等),大胆运用“光” 的装饰作用,表现材料的质感,它的强弱组合运用了现代美学中的构成规律,“旋转”统一采用了直角的多方旋转性,反映了现代的气息。

    主会议室的西墙是香港厅主厅的最主要的对景,王教授遵照香港代表的意见,用一幅非常具象的香港夜景表现了香港城市繁灯闪烁、高楼耸立的维多利亚港,充分反映了“东方之珠”的形象。它的色彩浓重,突出于四壁的浅黄色之中,材质、色彩都是极大的对比,形成大厅中心最夺目的重点。楼梯厅的两面墙也具有深刻寓意。一个是白暨豚石雕墙面,采用了香港画家所作的香港地区的吉祥物──白暨豚的形象加以组合,作为“群体”大小相应的雕刻镶嵌在墙壁上,成为下面大厅的对景,体现吉祥的愿望。另一个是正对楼梯墙中心的白玉石雕,寓意“完垒归赵”这一中国传统寓言中的典故──香港完美无缺的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在玉石上刻了六十四个圆球表示香港的六十四万人口。在多功能厅的北墙,王教授设计了一幅巨型的铜雕,要求它作为香港厅中的思想表现的主题,自鸦片战争,虎门销烟,至香港回归,亲友团聚,经济繁荣的场面。将香港历经沧桑的历史用深沉的紫铜浮雕,刻以庄严的历史记录来体现今日回归的可贵。多功能厅的两个彩色玻璃灯龛,鲜艳夺目,从建筑装饰艺术方面体现了大面积的白色墙面上的点景作用,衬托出弧形墙面的造型与照明光的艺术处理,起到很突出的装饰作用。另外,两幅画面的图案也体现了设计人的“匠心”和美好愿望。画面的主题是“两者之间”,选自一幅名画的片段并加以取舍,画中深刻的说明,宇宙万物形形色色,但有一点不动的哲理,即万物之间,凡是由独自个体结合成整体以后,必然各自有所改变有所影响。溶合成一个新鲜的物质,组合的完美成功,一定互有影响与变化。王教授在设计这幅图案时,一方面采用了鲜艳夺目的画面,作为重点点缀的处理,另一方面还考虑到要表达出亿万人民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时间的美好祝愿,香港与国人重新相聚,“一国两制”的社会主义新制度、新特色。画面上丰富多彩事物万千,同时又似水滴晶莹铺满画面,形象万千,色彩斑斓;整体“乱中有理”、“构图有序”。在墙面上的三角凹槽中的彩色灯龛,在其一侧利用了茶色玻璃的反衬,更表现了现代光彩艺术的魅力。在多功能厅的南墙上,王炜钰教授设计了一片巨大的立体构成的抽象图案,采用了自古以来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反复的运用这一比例,作为全图的基本形,展现了美学构图中最和谐的韵律。画面正中似两人相对拱手表示相互祝贺,正中相聚又似“心”的形象,表达出王教授作为祖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的美好祝愿──协调一致,同心同德。

    为了更多的反映香港回归,洗雪百年耻辱的思想,联想到圆明园的爱国主义教育,王教授在楼梯口装饰了两个仿圆明园雕花石柱,一方面显示了大厅的精雕细琢,另一方面也使人勿忘国耻。历任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人代会常委的王炜钰教授,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人大代表在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参加会议,制定国家政策时的自豪感和荣誉心。在设计时总是设身处地为香港代表着想,采用明亮、灿烂的色调,体现华丽、繁荣的景象,因而得到了香港代表的赞赏。对香港厅特别热心的王敏刚和陈永祺代表一面仔细的观赏,一面感叹道:“在人民大会堂设立香港厅,让六百万同胞在祖国的最高议政殿堂里有一席之地,这将大大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香港厅要让人看到今天的辉煌和昔日的屈辱,历史不容忘却。”周南代表说:“一座香港厅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啊!明年,香港代表将单独组团,到这里来审议国家大事,这将永载史册。”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继香港回归祖国后,澳门也在19991220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澳门厅的设计是王纬钮教授的得意之作,层层掩映,虚虚实实,内有西方建筑的雍容华贵,外有中国园林的俏丽淡雅,经新西兰羊毛局室内设计大奖赛的国内外评委评审,评为大奖。评语说:“惊讶设计者对空间设计的水平,这个作品可以是室内设计的一个典范。设计师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与中国传统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完整且十分风格化的空间。”澳门厅建于1996年初,在人民大会堂内34个以直辖市、省、自治区命名的厅堂中,面积之大和装修之豪华仅次于香港厅。澳门厅位于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北侧。改建后的澳门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西式装修风格的会议大厅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四季厅”。

    一进澳门厅,首先来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会议大厅。巧妙的设计使本来隔断的两个厅现在看起来浑然一体,大厅内的摆设简单明快,柔和华丽的灯光照在乳黄色的大理石壁和石柱上,显得非常华贵、典雅。装饰柱上的雕刻更是独具匠心。西墙上有一幅巨大的绒绣画,名为“濠江景色”,以明亮的蓝色为主调,画面上有两座跨海大桥和澳门主要建筑物。大厅北面,两个一木一石、风格各异的大门连通北面的“四季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西侧门拾级而上,步人800多平方米的“四季厅”,不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莲池美玉,亭台园榭,翠竹老榕……与前厅相比,风格迥异,完全是一派中国式的园林。传统形式的藻井式天花,一盏盏小射灯,似天空中的点点繁星。木线花纹,如金丝闪烁,成如意图案。厅南侧是一个有八朵莲花的莲花池,北面东西两侧,有两个沥粉贴金的彩绘中国古典式亭台,制作非常精巧,其中仅西侧的亭子上就绘了三十六条龙。一幢融南北建筑风格的庄院小墙在东、北两侧蜿蜒。白墙映衬着棕红色的陶瓦,瓦檐翘角,峻峭挺拔。明亮的灯龛恰似一个个景窗,富于韵律而又有变化。它既有中国古代建筑中南方的秀丽、俊美,又有北方的庄重、华贵。在澳门厅的设计中,王炜钰教授认真听取并汲取澳门同胞的意见,“一国两制”的设计构思,“中西合壁”的设计风格,以及在诸多方面的独特创意,使澳门厅深受澳门同胞的喜爱。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主席马万祺先生尤其欣赏,盛赞之:“澳门厅说它有多漂亮都不过分。”还亲自题诗一首。

成功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香港厅从三月到八月,方案设计了半年,评审了十轮,香港代表组成以霍英东,陈永祺、王敏刚等为首的筹委会,还邀请美国著名的雅马萨奇建筑师事务所、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潘祖尧参加方案的投标,最终是王教授为首的设计小组的两个方案中标。八月确定方案,六月就开始动工了,因此需要边设计边施工,大大增加了设计的难度。谁能想到,这位七十多岁的老教授起早贪黑,长期在工地上指导、完善设计和施工。每一处设施,都经过王教授的检查。为了香港厅的灯饰,她连着跑了四趟福建。有一次竟然在一天内跑一个来回:晚上十二点半到凌晨四点半,和厂方人员及光学专家研究讨论,第二天早上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之间再继续落实,用纸剪出形状给工人看,让工人们领悟她的设计意图。然后十一点半乘车到飞机场,午饭都没吃又返回北京。如今的灯光效果让大家都说好,利用灯光对曲面反射的效果在每一组灯饰上设计了四个角灯,角灯射到曲面上有一种退晕效果,然后在每一个牛角上加上十根刺,边上再加八个小灯,用直接灯和间接灯的层次反映出美丽的花纹,图案非常别致。为了便于工人检修,王教授亲自爬到马道上走一遍;为了石材的品质和纹理,王教授三番五次到厂家挑选,甚至到矿场勘察;为了雕刻的精美,王教授更是多次到雕刻厂指导、修改。在不影响人民大会堂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修建澳门厅、香港厅,其难度可想而知。由于施工时间的变化,工期又很紧,王教授隔一天就要去人民大会堂一次,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每次都是早出晚归。在工程即将完成的那一个月,几乎天天都去工地。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团结稳定,为了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王炜钰教授用行动──香港厅、澳门厅的杰出设计在建筑界作出了表率,为年轻的建筑师指明了方向,实现了她所希望做的:一个设计者就是要让人们学会美、享受美,享受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