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静寰——“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

探索教育 增值人生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

 

 

 

  静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研究机构协作组副组长,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北京市妇联第11届、12届执委,北京市第10届、11届政协委员,政协社法委妇女儿童工作小组副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教育史、国际与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等。编写出版教材《外国教育管理史》、《外国教育史教程》、《高等教育史》等。出版《当代美国教育》《妇女教育》《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等多部学术著作,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几十篇。2012年3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图为史静寰近照。                  

  教育不仅教会人知识,它使人成其为人,成为有个性、有尊严、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史静寰

  56岁,从教41年,从初中毕业留校的“没有选择”,到后来的越钻研越其乐无穷,史静寰把大半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让她挚爱不已的教育事业。

进取、挑战、超越自我

  面前的史静寰,谈吐从容直率,言语掷地有声。

  用她的话来说,她出生成长在“个人命运和外部大环境不相匹配”的年代中,“我们这一代人出生时赶上婴儿潮;长身体时,赶上了自然灾害;该念书时,赶上了文革;该好好工作了,又赶上了文凭潮,要回去重新念研究生,出国留学……”,面对外在大环境带来的种种无奈和遗憾,史静寰克服了种种困难,抓住命运给她的每一个机会,逆时代地做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文革刚结束,作为挑选出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史静寰留校工作,深知自身知识匮乏的她,利用工作之余的一切时间为自己“充电”,1974年史静寰被推荐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带着压抑后喷发的激情,带着迫切求知的渴望,史静寰出色完成了大学学业。回到中学任教后,史静寰发现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自身的经验,远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学工作的需要。继续求学、不断深造的想法深深扎根在她的心中。

     在校领导“只能报考一次的”的“重压”下,不服输的史静寰边工作,边学习,一次考研成功,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成为我国恢复研究生考试后第二届录取的硕士研究生。1985年,史静寰再一次挑战自己,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越是学习和探究,她越是感到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奥及自己在研究视野和知识储备上的不足。正是因为感受到中国教育研究事业很多领域尚待开垦,也是感到自己需要补充大量的新鲜学识,她把眼光投向了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1987年,史静寰依依不舍地把不满周岁的儿子托付给母亲,远赴美国开始了她追求梦想的征程。

  “我很庆幸,自己在遇到困难、障碍的时候,没有放弃,这让我感觉很欣慰。”

  谈到从事的事业和一路的收获,她归结为自己的幸运和坚持。在自己有能力去选择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并且也品尝了选择带给她的甘甜硕果。

  “我觉得教育学是一个永远也学不完的领域。你必须不断地往前走,不学习就无法生存。对于我,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史静寰意味深长地说。

挚爱 激情  倾入人生

   “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身,人到底有多大的发展潜力?人的学习和成长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教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最缺乏了解的东西”。 教育“就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吸引着史静寰40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孜孜不倦地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

  “教育当中有那么多的问题,我们目前研究涉及到的只是‘黑箱子’中很有限的一部分,越研究,就越感觉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上的差异性,学习和成长上的多样性,社会化过程上的丰富性,研究让你觉得其乐无穷。” 史静寰兴奋地说。

  “我觉得教育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充满了未知,且具有充分探索空间的领域。也是我愿意付出时间、精力甚至一辈子去从事的工作。”

  史静寰感慨道,“教育即使没有给人直接带来收入上的提高,但依然有意义,因为教育可以增强人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使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在这个社会上活得更有尊严。”

  正是为了这个目标,为了让她的“学生”、她的“聆听者”和“关注者”,在可以选择时能有“选择、判断的能力”,能活的更有尊严,史静寰在她挚爱的教书育人及教育研究岗位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做着不平凡的努力。

  西北高原荒漠中,西南少数民族村寨泥泞山道间,低矮校舍求学女童旁,她关心、关注着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探索、寻找着教育能给“弱势群体”带来的机会和希望。大学教室里,国际会议的讲坛上,政府决策智囊机构的讨论中,她饱含激情、充满理性、极富感染力的演讲和发言,带给人深入的思考和启迪,引发起热烈的讨论和建议。作为老师,她在学生们天赋和积累的基础上,挖掘着教育能够赋予他们的“财富”和“尊严”;作为研究者,她在历史和现实之上,在理想与实践之间,构建起支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桥梁。

  静谧的夜晚,柔和的灯光下,她严谨细致、字斟句酌地批改学生的文章。“晚上12点给史老师发我写的论文,可能凌晨1点或者2点半,她就会给我回复修改,细致到标点符号、遣词用句。”史静寰的博士生李一飞说:“自己很累的时候,想一想史老师,你就会觉得很有动力。”

  “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得挺糙的”,史静寰略显自嘲地说,是呀,在所有她想到的,她能做到的,她希望实现梦想的地方,她都在忘我地工作、奉献着……

  谈到10年前选择清华,史静寰感觉有着双重的压力和动力。

  10年前,清华大学在教育学科还没有博士点。史静寰作为学术带头人,走进清华后,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构建起清华教育学科发展的格局,还要努力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在史静寰和她的团队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已经形成有自身特点的学科发展思路和特色,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授权,是国家首批教育学专业学位博士点。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201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全国98个同类专业中排名第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全国98个同类专业中位列第4名。2011年,与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合作成立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和与教育部联合成立的“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分别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揭牌成立。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已成为将教育研究机构与相关学科、机构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形成和彰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特色,吸引社会资源支持,扩大教育研究影响力的重要基地。

责任 义务  关爱女性

  谈到性别话题,长期从事女性教育研究的史静寰说:“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当我作为一个幸运的女性走到这一步时,我就不应该仅代表自己,而要更多地关注其他女性,特别是弱势女性,为她们争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作为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北京市妇联第11届、12届执委的史静寰是这么说的,更是长久来以此为责任和义务,坚持不懈这么做的。

  在她看来,女性有非常独特的思维、看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这个世界能够给妇女更多机会,让女性进入各个领域和部门,其实是增加了世界的多样性,这才是世界真正实现更好发展的基本前提。

  史静寰认为,女性的发展要比男性遇到更多的困难、挑战和人生一些必须要迈过的坎。女性婚育不仅是为自己和家庭做贡献,而且承担着社会责任。因此,养育子女不能由女性单独承担压力,社会应该有弹性的制度来保障。女性家庭职责的社会化是一种国际趋势。公共政策上必须要保证对女性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权益保护,这不是对女性个人的照顾,而是对整个人类繁衍的必要回报。

  世界妇女大会的论坛上、政协大会发言席中、研究妇女问题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的字里行间,史静寰用她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声音向全世界、全社会呼吁着“性别平等”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社会在女性必须要承担责任的时候,要提供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所谓性别平等在公共政策方面必须要体现在对女性合法权益的保护上”,“女性的付出,别转嫁到单位,而是把它变成公共层面能够得到有效支持的制度安排。这就是中国发展的明天。” 史静寰说。

为人 为学 高度统一

  在史静寰看来,教育并不仅仅发生在课堂,影响学生的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一个途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发生在任何情景之下,更常常发生在无言的感动之中。师生交流不仅通过语言,学生更关注教师作为个人所具有的个性和言行举止表现出的人生信念、价值追求和独特的工作风格。

  她很严格,严格的近乎严苛。她会毫不客气的指出并纠正学生在文章、课题中的观点、结构、句子衔接、甚至标点符号等每一处细小的错误和问题;她可以不顾自己第二天将要乘坐早上9点的航班出差,而为刚到海外访学的学生纠正口语发音到夜里12点;听到学生由于准备工作没做好,影响了与国外导师的沟通时,她会毫不留情的在跨洋电话中加以批评……

  学生眼中“很硬、很可怕”的老师,生活中却是他们温柔、慈爱的师长。中秋的烧烤聚会、过节的家宴,史静寰把自己的学生请到家中,亲自下厨,用她细小点滴的爱温暖着他们。无论是促膝而谈还是电话、邮件,史静寰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用她女性特有的魅力感染着、影响着他们。“作为大学里的女性教授,对学生,特别是女生来讲,角色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每个人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很多都是共同的,但每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对问题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对老师来讲,学生遇到困惑时希望你给他指点,但更多的时候,他(她)是看你怎么做的。”史静寰常常提醒自己。

  “她心胸开阔、很大气。”

  “她有着中国传统做老师、为人师表的美德。”

  “她爱学生、爱生活,是个有魅力的女强人。”

  “我和史老师无话不谈,无论是我的生活还是家庭问题,史教授都会关心我,帮助我,鼓励我在一个位置上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环境。点点滴滴扶持着我的自信心”。

  谈起史静寰,她的学生们欣赏、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她对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仅把学术领进门,也是我人生道路的指引者,让我学会如何在各方面做好平衡。”史静寰二年级博士生陆一谈到这位“大气”的老师时,由衷地说:“今后我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我会想,如果是史老师,她会怎么去做,她会如何处理。”

  在教学、科研中,她是“锱铢必较”的严师;在行政管理上,她是学院“无微不至”的“好管家”;在家人面前,她是“包容奉献”的好妈妈、好妻子;在学生眼里,她是“有事业有生活”的好女人。史静寰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她的学生树立起生活上乐观向上、事业上勤勉严谨、平衡应对事业与家庭的好榜样。

改革 实践  教育为民

  “教育的社会性、现实性,问题中心的特征,使得它不是书斋里的学科。”

  史静寰认为,教育研究的实践性非常强,特别是教育改革和实践紧密相联。研究教育改革的政策和理论,不了解学校教育层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很难研究的。教育研究者必须要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密切联系在一起。脱离了对教育改革实践的认识,理论、学术研究就是无源之水,很难保持活力。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09年开始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课题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一项大型全国大学生研究项目。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史静寰和她的项目团队对全国十余万名本科生的入学前背景、在学就读经验和求职就业行为等进行调查,建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涵盖家庭社会经济教育背景、学习过程、就业发展一体化的调查评价系统,为高校提供更全面评价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所需要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就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科学诊断与政策分析。该项目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以及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公开发表,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也引起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等媒体相继对项目做了专题报道,引发了各方对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问题的热烈讨论。

  立足清华,服务改革,胸怀中国,放眼世界,正是史静寰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志向。

  不断求索、求变、求新的人生轨迹和心路里程,百余篇学术论文、多部学术著作的出版,一个个优秀成果奖项的获得,史静寰用行动践行着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享受着教育带给她的乐趣,增值着教育服务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教育政策、理论和改革发展的功能,用更勤奋,更低调,更自强,更努力的工作增值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