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国家级教学名师

三尺讲台演绎的精彩

——记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电机系教授孙宏斌

  孙宏斌,1969年生,1987年考入清华大学,1992年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现代应用物理专业理工双学士,1996年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电力系统专业课组组长,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曾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56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一项。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的《电力系统分析》入选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程,主编的立体化教材《电力系统分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曾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主持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入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教师节前夕,刚满40岁的电机系教授孙宏斌作为第五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代表,也作为本届最年轻的国家教学名师,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表彰大会。面对荣誉和掌声,孙宏斌觉得汗颜,因为太过年轻,更觉奖分太重。在他看来,教书育人需要百年检验,“如果将来退休之后,有很多学生还记得我,认为当初是我让他们改变很多,那才是为师的欣慰。”获奖后的孙宏斌自知、朴素、恬淡、无傲。

 

  创新课程,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  博士毕业前夕,孙宏斌的导师张伯明教授向孙宏斌表达了希望他留校工作,继续参与博士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的愿望。当时,孙宏斌的新婚妻子已远赴美国攻读生物学博士,孙宏斌面临出国发展、去外企和留校任教的抉择。冷静思考后,他决定留校工作,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妻子得知后毅然放弃学业回国,支持他投身三尺讲台。

 

 

  

  “‘教’字当头”,是导师特别送给孙宏斌的四个字。多年来,他用行动诠释着对这四个字理解。

  留校伊始,孙宏斌就承担起重要的教学任务——主讲《电力系统分析》这门为大三学生开设的最核心的专业基础课,一讲就是12年。

  《电力系统分析》是本科生进入电气工程学科殿堂的重要向导和桥梁之一。从2001年开始,为了适应“宽口径、重实践、研究型”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孙宏斌带领课组同事率先对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思路为:一个目标——“建成研究型电力系统专业精品课的全国性样板”;两个环节——“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三个主攻方向——“优化重组”、“研究型”和“趣味性”。

 

  孙宏斌采取“提取公因子、突出主干”等措施,通过课程优化重组,提炼最基础、共性的知识,去冗存精,精炼最初的几门课程组成现在的电力系统分析课,改变了以往课程门数多、学分多的弱点。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更加明晰,学时由原来的120缩减为48,体现了“少精宽新”的特点,并重点补充了近十年来本专业的前沿科研成果。改革后的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在讲授深度和信息量上不逊色于电气工程专业最著名的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课程,如美国的UIUC、Cornell等。Cornell大学还专门发函邀请孙宏斌去该校交流电力系统分析课教学和改革经验。

 

  在优化理论课的同时,孙宏斌和课题组老师将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到教学中,首次建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实现了电力系统物理动模从稳态到暂态的全数字化、可视化和自动化,使学生从看仪表记录大量数据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 实验能力和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满足了现代电力系统实验课的高要求。目前,绝大多数电机系本科生从该平台获益。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此种类型的电力方面顶尖实验平台,已在国内十多个高校中得到推广。

 

  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在教学中体味深切的快乐  作为传统的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电力系统分析》大部分是成熟知识点,工程经验性较强。如何提高传统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的研究性成为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针对这一难点,孙宏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开拓和创新,率先系统地提出并实践了富有特色的电力系统专业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包括历史追溯法、类比教学法、故意出错法等。

 

 

孙宏斌教授在指导学生 摄影/江声

  孙宏斌在授课时常常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是当时的研究者,该怎么办?”让学生“回到过去”,与先辈们一起,沿着历史的轨迹,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熏陶科研素养,激发自主探索兴趣。孙宏斌认为,工程学科教学中理论与实验是相互交融的,他常常在理论课中通过假想实验,鼓励学生得到一些理论的结果。

  每堂课前,孙宏斌都会提四五个问题,让大家天马行空地思考。他特别重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和最佳授课效果的取得,以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大家耳熟能详的武侠小说等内容进行类比,配合使用生动的动画、图片,使抽象的专业知识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谈吐优雅,幽默风趣,充满激情,游刃有余”是孙宏斌给学生们的印象。他的课不拘泥常态,讲到兴起,便走下讲台,走到同学中间,提问聆听,令人兴奋的师生对话由此生发。孙宏斌还擅于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碎片”,以课堂“花絮”的形式介绍一些专业典故。不断翻新的内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专业兴趣大增。

  有西方学者说过:“教师要在复杂的适应性学习过程中成为鼓动学生的源泉”。孙宏斌的《电力系统分析》课就是这样的源泉。凡是上过这门课的学生几乎都用“有趣、生动、易学”来评价。有学生这样写道:“精心准备的课程+生动激情的授课+合理的激励机制,使《电力系统分析》成为我们自大学以来学起来最‘带劲’,知识掌握得最牢固,收获最多的课程之一。” 学生们把这门课评价为“四年大学学习中最好的课程之一”。

 

  每每听此评价,孙宏斌都倍感欣慰:“我是非常喜欢上课的,我从教学中体会到一份深切的快乐。”

 

  为师之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对于孙宏斌来说,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最大的快乐。这份快乐对他而言,也是一份庄严的责任。

 

  对学生孙宏斌难掩喜爱之情:“他们个个聪明优秀,每次我站在讲台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出色的学生,就很想倾所学而相授,所以在教学方面多花些时间、多投入些精力是非常值得的。”

 

  正是这份来自心底里对学生的爱,使孙宏斌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他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周都抽出两天固定时间,专门用于教学,“生怕误人子弟”。电力系统学科的工程性很强,需要经常到现场做科研。孙宏斌常常为了一堂课,晚上从外地赶回北京,备课到深夜三四点,第二天上完课又匆匆返回。令孙宏斌抱憾至今的是,母亲在弥留之际还叮嘱儿子先去上课,等孙宏斌火速赶回浙江老家时,老人家已不能跟儿子再说一句话。

 

  家人的鼎力支持使孙宏斌更加坚定地潜心教学与科研。他的日程表中,除春节回家探望父亲,几乎没有假期和周末。他的生活规律而简单:每天晚饭后科研课题研究或备课至12点。不上课的时侯,实验室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着,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进去探讨。很多没上过孙宏斌课的学生也常常慕名请教,孙宏斌每问必答。

 

  每周孙宏斌还要安排固定的半天时间,与所教授的本科生、研究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本科课程《电力系统分析》是上百人的大课,为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孙宏斌直接到紫荆学生宿舍看望学生,与他们讨论、交流,被学生们誉为第一位走访宿舍的老师。

 

  眼光敏锐的孙宏斌,常常会在给学生布置的研究课题中“发现其中有创意的闪光点、创新潜力和欲望”,并根据他们的研究情况予以免试。身为博导,他在本科生中开设SRT项目,吸引了很多同学。“我鼓励本科学生早一点来课题组,在实验室做一些真刀真枪的东西,这样他们的起点会很高,后面的加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在他眼里,即使成绩排名最后的学生也同样优秀,未来也同样无可限量。他会把组里需要完成的课题任务分给他们,在反复讨论中,耐心修改他们的设计。相对于带成绩拔尖、科研出色的学生,这大大增加了孙宏斌的工作量,有人认为得不偿失,但孙宏斌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机会。”

 

  一位同学曾在网络日志上这样写道:“周四找电力系统的孙宏斌老师答疑,向他倾诉了内心的不少苦衷……感觉孙老师是我进清华这三年来遇到的最好的一位老师。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儒风范。……准备出门的时候孙老师把我送到了门口,还鼓励我:‘好好干,将来都是出类拔萃的精英。’我当时眼泪差点没出来。三年来早已习惯在周围‘大牛’们的光芒下默默无闻的我,很久没有听过这样温暖的话语。无论它是鼓励,是祝福,还是客套,一句话便把我对孙老师的崇敬推到了极至。当我走出西主楼的那一刻,我最终还是没有忍住眼眶中的泪水。……周四答疑的最大收获是我重拾了尘封已久的信心。”

 

  孙宏斌与学生们亦师亦友,同时也是一位可以与他们分享内心世界的兄长,很多学生因仰其师德,沐其师泽,在做人为学上,追其风范。

 

  本科专业基础课、研究生选修课、指导博士研究生、承担科研攻关项目,忙碌充实的孙宏斌乐在其中。对教学和科研保有一种反思已成为他的常态,在思维中碰撞,在碰撞中思维。

 

  孙宏斌发现自己对于科学探索和为师授业有一种越来越深、越来越浓的爱。一旦选择,一生执着。正是这一选择,这份执着,使年轻的孙宏斌在科研和教学领域成绩斐然并不断扩展延伸,以学者、思想者、奉献者、挑战者的姿态,内守着精神上的博大宽广,向着自己的理想王国欣然前行。此生执教,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