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人民至上的国家治理观初探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

摘要:习近平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其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对补齐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短板、推进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和基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民至上;国家治理观;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肄虐全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0年10月底,全世界已有四千多万人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上百万人被夺去了生命。此次疫情已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是人类面临的一场重大灾难,对于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世界各国的执政者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时刻跟踪着疫情蔓延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情况。他亲赴疫情严重地区和基层社区、科研单位调研视察,先后主持召开了21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几十次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与几十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国际组织领导人会面、通电话、召开会议,向国际社会发出倡议、提供支持、作出承诺,形成了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是抗击新冠疫情这一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其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对补齐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短板、推进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和基本遵循,它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

一、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是最大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讲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及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点,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最为突出地体现了出来。

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是成功抗击疫情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党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军队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各地区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这是一场有17万人参加的超大规模电视电话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主持召开的最大规模的会议,使得党中央的声音直接传达到基层。通过此次会议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细化到县的防控策略。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取得抗击疫情胜利的政治保障。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向党中央报告。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迅速建立起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提供了有力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迅速地动员和组织起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行动力、战斗力。与此相比,西方一些国家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因党派争斗不止,中央(联邦)政府与地方(州)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互相之间的抗疫态度和政策措施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这与中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严密有效的组织动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也突显出了我们的政治优势。

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此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冲锋在前,作出了示范。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最终应体现在基层党组织和每一位党员的组织纪律性和自觉行动上。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1月27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各级党委要在这场严峻斗争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无数个医疗机构、社区工作机构、志愿者团队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先进工作者。全国有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了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正因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国家和集体掌控着关系国计民生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正因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实行民主集中制,也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我们才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调动起各方面的资源,迅速地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统筹运用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决服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挥。在武汉采取封城措施后,党中央在关键时刻派出中央指导组,加强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指导,在推动严密防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和督查问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解决了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中的紧要问题。人民解放军、中央和国家部委、各省区市鼎力相助,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八方驰援,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逆行出征,军队派出40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地市。在武汉,我们用10天建成了拥有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用12天建成了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建成方舱医院16家、床位1.4万余张。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次战斗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效率,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大力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政治优势,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是最高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作为最高价值,全力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早在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在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事关全局。湖北省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对所有患者进行集中隔离救治,对所有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居家医学管理,对进出武汉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对感染疫病的人民群众进行全力救治。这次疫情防控,调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以及最急需的资源,以求最大程度提高检测率、治愈率和降低感染率、病死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方面做到“四早”,即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方面做到“四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注意“两提高”“两降低”,即最大程度提高收治率、治愈率和降低感染率、病死率。本着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在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与经济利益之间作出选择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平等无差别地对待所有患者、拯救所有生命,给人民群众提供普遍性的人权保障。生命权和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此次疫情防控严格执行“四应四尽”举措,即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及时检测所有人群和收治所有确诊病人;同时,加强患者医疗救治的费用保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确保不因经济状况、区域、民族、年龄、性别等问题耽误患者救治。根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此外,根据武汉核酸检测公布数据,从2020年5月14日0时到6月1日24时,武汉市有近990万人接受了集中核酸检测,实现了除6岁以下儿童以外的武汉市民核酸检测“全覆盖”,检测费用由政府承担,真正把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权落到了实处。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关心和保护好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身心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务工作者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医务人员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我们应当关心和保护好医疗卫生人员的身心健康,切实地为其做好防护设备的配置,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将生活、安全和人文关怀保障到位。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加强对境外我国公民的关心关爱。驻外使领馆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全力做好领事保护和防护指导,发挥侨团、留学生会等作用,时刻挂念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保障我国公民健康安全和工作生活,及时地向留学生等群体发放“健康包”,协助安排其中确有困难的中国公民有序回国。同时,全国各口岸加强和完善外防输入举措,坚决守住守好口岸城市防线,优化医疗资源和救治力量布局,加强检疫检测能力建设,加强集中隔离人员的安全服务保障,做好健康监测和人文关怀。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部署、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各地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严守这道防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动员所联系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这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全民斗争。全国上下共有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无论是公安干警、海关关员,还是快递小哥、环卫工人、新闻工作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志愿者,都敬业坚守、无私奉献。14亿人民不分男女老少、不论岗位分工,都投入到了抗疫斗争中。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疫情防控的“中国样本”。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会议和多次视察中强调:要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工作,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加强物资调配和市场供应,采取措施保证运送生活必需品的车辆顺利通行;做好煤电油气重点供应,保障居民用能需求;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做好患者康复、病亡者家属和隔离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

三、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种特殊检验。这一点,对于中国是这样,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多次讲到了两句话:其中一句是,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另一句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将疫情防控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来认识,而且分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次大考考出了好成绩,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另一方面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城市公共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短板和不足,我们应该化危为机,以这次疫情防控为重要机遇,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在这次疫情防控的大考中我们确实考出了好成绩,全面展示了执政党的卓越领导力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较高水平。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形成了迅速的危机应对机制。除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制度优势之外,我们还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国上下令行禁止,统一行动,有效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在短时间内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危机应对机制。这种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和迅速高效的执行落实机制、危机应对机制,世界上许多国家是做不到的。

第二,严密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了全民参与的严密防控体系。中国一直十分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乡镇,都实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基层组织严密,社区工作到位,这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武汉疫情暴发初期,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要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大幅度充实基层特别是社区力量,加大流行病学调查力度,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实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把控,开展拉网式筛查甄别,毫不放松外防输出,继续实行严格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在关闭离汉通道期间,武汉对全市421万户居民集中开展了两轮拉网式排查,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标准实现了“存量清零”。全国各地都充分发挥了基层主体作用,加强群众自治,实施社区封闭式、网络化管理,把防控力量、资源和措施向社区下沉,按照“追踪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规范运转、异常就医”的原则,依法对重点人群进行管理,将一个个社区、村庄打造成为严密安全的“抗疫堡垒”。这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及其对群众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老百姓对于政府的高度信任和听从指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也是做不到的。

第三,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疫情首先在武汉暴发,湖北是重灾区,全国各地疫情都在蔓延。党中央及时做出决策,抓住主要矛盾,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对武汉和湖北严防死守,抑制了疫情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反过来,全国各地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又有利于武汉和湖北的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以及疫情的缓解和早日结束。

第四,注意综合平衡,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民生。在疫情防控方面,紧紧扭住了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这两个关键,两个战场协同作战,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隔离措施,调集全国资源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医疗救治。这两个战场平衡兼顾得很好,取得了好成绩。与此同时,还注意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民生的综合平衡,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保持社会稳定、有序运转,当武汉和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时,及时地提出“六稳”“六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序地推动了各行各业复工复产。

第五,中国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取得了重要经验和深刻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中国抗疫的重要经验和深刻启示。中国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广泛感召力,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和抗争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现实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是我们能够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保障。

另一方面,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我们也应正视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习近平总书记就未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出了以下重要任务和要求:

第一,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2月14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要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要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及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形成制度化成果,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要平战结合、补齐短板,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支持一线临床技术创新,及时推广有效救治方案。”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第二,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2020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处罚程序,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要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司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加大对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各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要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要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第三,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于6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要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备。” “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要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疾控队伍。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

第四,综合多学科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加强传染源、传播致病机理等理论研究,加大相关试剂、疫苗、药品的研发力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有力武器,人类要战胜大灾大疫就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应该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应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搞清楚病源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高精准度和筛查效率。应加快相关药物的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快推广应用已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同时根据一线救治的需要再筛选出一批有效的治疗药物,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尽最大可能阻止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应采取恢复期血浆、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先进治疗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水平。应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的相关疫苗研发,同时密切跟踪国外最新的研发进展,加强国内外合作,尽早实现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指出:“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第五,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探索更加有效的社会动员方式。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卫生城镇创建。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做到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

四、团结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许多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70多次,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并向所有国家开放,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为了与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主席先后同世界上几十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电话或见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介绍了中国的抗疫经验;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要求我们要继续履行国际义务,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表示中国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的抗疫行动,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并且协助非方来华采购相关抗疫物资,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阐发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思想,这是重要的理论创新。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人类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全人类同疾病和灾难相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正是通过一次次的齐心协力、携手合作,才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各种重大疫情。当前,面对疫情,各国不应相互指责、相互“甩锅”,当务之急应是全力做好各国的疫情防控,尽快遏制住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态势,全力阻止疫情的跨境传播。各国应该超越地域种族、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的种种不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好人类的共同家园。

加强国际团结和坚持多边主义对全球抗击疫情至关重要,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2020年3月12日,习近平主席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四点倡议:第一,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第二,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第三,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第四,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这四条倡议为全球协调行动抗击疫情指明了方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该发挥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作用,形成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就是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的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在领导和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上作出了重大贡献。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继续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地向世界卫生组织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发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等重要信息,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中国的防控和救治经验,并且尽己所能地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中国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卫组织的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调动全球资源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支持,向它们提供更多物资、技术和人力支持。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了中国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其中包括: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帮助非洲国家筑牢抗疫防线,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等等。

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这是人类立足于当前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着眼于长远应对各种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根本大计。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中国“希望各国以此次疫情为鉴,反思教训,化危为机,以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全球一体、平等尊重、合作互助,建立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效融资机制、威胁监测预警与联合响应机制、资源储备和资源配置体系等合作机制,建立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筑牢保障全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坚固防线”。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发出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特殊问题上的集中阐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实践——疫情防控的经验总结、理论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发展。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国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概括出“伟大抗疫精神”。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种伟大的抗疫精神进行了阐发和解读。“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其次,中国疫情防控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促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特殊的实践又可以推进理论创新。例如:如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次疫情防控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这次疫情防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通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阐释,加深了我们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理解,丰富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方略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最基础的部分、最坚实的内核,是人类同舟共济、命运与共最具体的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开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不好,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次全面动员,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练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集中地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国家治理观。针对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和要求。完成这些任务、落实这些要求,是对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全面补课,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次强基固本的大练兵。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满着辩证法的光辉。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小见大,见微知著,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充分体现出了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处着眼,为全面提升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和工作措施。这些重要论述中包含的重要思想、重要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不仅对于我们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决定性胜利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其他一切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些重要论述中包含的战略思想、治国方略、中国抗疫的经验和教训等,对于世界各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终胜利和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世界意义。

图片

作者简介:冯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学术委员。著有《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以法国哲学为重点的西方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法国近代哲学史》《行走于教育与哲学之间——冯俊教育讲演录》《东风化雨——冯俊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浦园夜话——冯俊谈干部教育》《学习新思想》《西方哲学史》等专著、文集、教材10余部,翻译和主持翻译《法国哲学史》《劳特利奇哲学史》(10卷本)等10余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词典》《中国故事丛书》等丛书、文集90余本,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文章近300篇。先后与世界上40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访问。

(本文原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