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系党委组织师生赴成都开展实践

为更好的将第二课堂融入第一课堂,提升校友对育人的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落地,7月16日,化工系党委组织师生一行二十余人赴成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活动由党委书记王玉军带队。

实践队首先前往成都市规划馆进行参观学习。成都市规划馆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成都的变迁、规划和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对成都提出的“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重要指示,使成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之后师生一行来到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展厅,了解新经济领域对推动城市经济所作的贡献。

随后,全体师生在新经济展厅的会议室进行座谈活动。座谈邀请了化工系在蓉的5位校友,围绕个人工作履历和对学生的建议等进行了交流。

2012年入学的研究生何静,现在成都市组织部工作,她从工作中的小事学会要有归零心态,强调工作里要“眼中有活”、积极向上,只有摆正态度才能更好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

2003年入学的李佳林,现任成都市新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他认为工作的履历是人生的成长和收获,坚持真理、坚持规律是办事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做不可为而为之的工作。

同样2003年入学的戴一阳,现为四川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他用个人工作转换的经历告诉同学,职业平台的选择需要认真体会、认真思考,选到契合个人发展的平台。

1985年入学的吉旭,同样在四川大学工作,是中国互联化工研究的专家。他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工业领域的未来大有可为,鼓励年轻人要有改变行业发展轨道的信心。

本次活动最年长的校友,是1960年入学,曾任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现已80岁高龄的贾建民学长。他从入学的课程学习,到开展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工作,以及后来的工作变迁,讲述了清华一代人对国家核工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他特别嘱咐学生,在学校时要好好学习、锤炼本领,出校工作后要严格要求自己,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本次交流活动是一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学史明理与学生工作的结合。活动最后,王玉军感谢各位校友的无私分享,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实践活动。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袁浩歌、清华校友总会化工系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兵教授等也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