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史”专题学习 | 地学系教职工第二党支部、地研16和地研19党支部联合开展共建活动

5月27日,地学系教职工第二党支部、地研16和地研19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党史、校史学习交流会”。活动以参观校史馆和举办午餐会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共38位师生党员、积极分子和群众参加。活动由教职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卢麾、地研19党支部书记王恒琪和地研16支委张美男共同主持。

三个支部的党员、积极分子和群众等首先集体参观了新布展的校史馆。在校史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共同回顾了清华大学的建立与发展、清华园的由来与变迁、清华大学的早期党组织和开展的爱国主义运动、新时期清华的建设工作与目标等。清华的校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国近现代史的缩影。那段斑驳的岁月如电影画面般呈现在大家眼前。从清华学堂的建立、早期学校文化的形成、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校园建设、早期的爱国运动到如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我们共同感受了清华百年沧桑与辉煌。

图1 参观校史馆活动现场

通过校史学习,大家为清华的历史与精神深深震撼,也为清华园内那些勇于斗争的清华党员的精神所振奋。在动荡年代,清华学子展示出的弦歌不辍、求学奋进的精神,胸怀天下、热血报国的情怀,令大家备受鼓舞。

图2 参观校史馆活动合影

参观结束后,全体人员召开午餐会,就参观活动以及近期学习党史的心得感悟进行深入交流。交流会上,大家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并通过交流讨论明确了我们党的历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广大党员需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号召,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图3 观看习总书记讲话

随后,师生支部开展了进一步的党史学习交流。由不同支部的党员代表分享自己在学习党史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并就党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惑进行了交流。

柏建坤同学通过梳理总结,回顾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并将整个发展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最后,他分享了自己的几点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图4 地研16柏建坤同学分享

于馨竹同学对1921-2021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她提到:“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另外,她还重点谈到党的发展过程中对科技和经济的推动,并和同学们共勉道:“在科研中也要勇于直面难题,做出突破性成果!”

图5地研16于馨竹同学分享

楼书含同学总结了1949-1978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精神。她说这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

图6地研19楼书含同学分享

倪好同学带领大家回顾了1949-1978的党史大事纪,指出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是第一位的,与政治建设相辅相成。如果将新中国看成一个孩子,那1949-1978年就是这个孩子蹒跚学步的过程,虽然有很多曲折之路,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孩子”在不断成长、进步,最终才能走向今天的繁荣富强。

图7地研19倪好同学分享

然后,师生支部共同举行了党史校史知识竞答。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老师和同学们都加深了对党史校史的了解。

图8党史校史知识竞答

最后,卢麾老师作了总结发言。他提到,通过参观校史馆和党史学习交流,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了在那个基础条件很差的年代,清华前辈们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作为清华学子,同学们要以先贤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树立坚定的信念,奋勇前进。他指出,在现阶段大家要树立把科研做到祖国大地上的目标。对于16党支部,即将毕业步入社会,要认识到挑战无处不在,须秉承清华精神,勇于面对;对于19党支部,要做好暑期实践工作,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对于教职工们,要努力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图9卢麾老师总结发言

图10师生支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