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事业 红色传承”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论坛在我校举行

5月15日,“非凡事业 红色传承”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历史、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延安大学、清华大学同步举行。

此次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等50余所国内高校重要新闻传播学院院长、150余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大学》《新闻记者》《当代传播》《南京社会科学》《全球传媒学刊》《新闻爱好者》《青年记者》等学术期刊负责人近300人参加会议,围绕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讨。

论坛北京会场开幕式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柳斌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唐绪军,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卓越访问教授赵月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等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担任主持。

胡钰在致辞中指出,正值建党百年的特殊历史节点,论坛在上海、延安和北京三地同时举办意义重大,为新闻学界提供了齐聚一堂、于反思过去中展望未来的难得契机。当今新闻学界既迎来了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以主体性问题为代表的挑战。基于学界变化、业界变化和世界变化三重变化,学界需要回归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过往经验指导现实,从而为建党百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润泽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迄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目前拥有23个二级分会,几乎涵盖了新闻传播研究的各个领域,把中国学术写在中国大地上、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学会的宗旨和努力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界需要总结历史经验、提升现有理论,居安思危、面向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凸显了沟通的重要性,新闻学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既向内审视、突破西方新闻学话语霸权,在万物互联背景下重新提出学科核心命题;也需要向外展望,将新闻学引导到更广阔的学术阔野,助力人类社会整体进步和个人自由解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通过延安大学会场视频直播作题为《实践中的自律:中国共产党新闻伦理观》的主旨演讲,在发言中强调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将中国共产党新闻伦理划分为革命时期的新闻伦理和革命胜利后的新闻伦理,革命时期的新闻伦理以人民的新闻自由为核心,要求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真实报道,革命胜利后的新闻伦理以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为主。她聚焦讨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新闻伦理规范的变与不变,提出对数字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伦理观的新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唐绪军在清华大学会场作题为《从革命到建设:党管媒体的历史使命演变》的主旨演讲,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高频词的梳理,他指出革命和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间的两大根本任务;革命与宣传紧密相联,是阶级斗争的一对产物;建设与舆论相伴而行,是社会治理的孪生兄弟;引导与监督缺一不可,是新时代党媒的新职责。基于对建党百年以来党管媒体的历史使命演变的分析,他呼吁重视和发展建设性新闻理念和实践。

汪晓东在清华大学会场发表题为《挺起新闻舆论工作的精神脊梁--从抗疫报道谈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旨演讲,他从在武汉抗疫一线进行新闻报道的自身经历出发,指出山无脊梁会塌方,人无脊梁会垮掉,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挺起精神脊梁。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从而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柳斌杰作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实践的鲜明特色》的特别报告。他代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向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致以敬意。在发言中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以宣传起家,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需要对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实践进行全面研究。结合建党以来历史发展进程,他分别从实践、理论、制度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实践的特色,强调新闻工作需要鲜明指导思想、鲜明意识导向、鲜明人民立场、鲜明战斗风格、鲜明全球意识和鲜明职业责任。

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展开讨论,分享各自对于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真知灼见,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发展贡献智慧。

此次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和红色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协办,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联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复旦-清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教学研究基地、延安大学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