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校机关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蕉应邀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作辅导报告。常务副校长、校机关党委书记王希勤和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学习。
李蕉以《党史教育的沿革与创新》为题作辅导报告,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党史教育在百年间的沿革过程。李蕉指出,党史教育因时局变化,可以分为分层实施和协同整合两套实践逻辑。分层实施萌生于1941年至1949年的体系初建阶段,定型于1949年至1978年的课程常设阶段,是在时局变化之下的主动应变,其目的在于有的放矢,更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同整合起始于1978年至1994年的反思调适阶段,细化于1994年至2012年的完善拓展阶段,促进了党史教育的资源汇通,更加注重其科学性和系统性。新时代的党史教育,要更加注重因时而进,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和而不同”,在思政类课程中,夯实科学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党课和实践活动中,坚持战斗性,加强反思警示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推进党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随后,与会成员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展开研讨。校机关党委委员、财务处处长、核算中心主任郝永红围绕“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的主题作重点发言,说明了长征的伟大意义,阐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强调要立足本职岗位走好新长征路。校机关党委委员、技术转移院院长王燕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变与不变”为题交流心得体会。她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方法,同时能够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勇于自我革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
王希勤在总结交流时强调,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教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是对我们的激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清华大学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国家构建一流大学群体、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旗帜”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