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新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学院党委书记胡钰,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副院长史安斌、周庆安、杭敏,副书记梁君健,院长助理刘清伶,党委委员金兼斌、吕宇翔、虞鑫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西体育馆召开了清华师生代表座谈会。胡钰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既有温度,也有力度,对母校充满感情,对清华工作充分肯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对高校教师和青年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闻学院全体师生在下一步学习贯彻中,一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清华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结合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相关论述;二是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高质量建设新闻学科,发挥新闻舆论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大力推进引领性、创新性的新闻人才培养,发挥学院在国际办学中的优势,努力成为中外教育文化合作交流的生力军;四是要引领全院教师做“大先生”,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陈昌凤在学习相关讲话精神后备受鼓舞。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指明了方向。新闻学院要以此为契机,更新发展理念,改革新闻传播学科教育,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学院发展迈向新台阶。
史安斌表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基础研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立足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特色,更新传播理念,为做好对外传播提供强大支撑力量。
周庆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国高等教育树立了信心。我们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今,中国已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新闻传播学科要与其他各方共同努力,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解决好“挨骂”的问题。
金兼斌表示,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是丝丝相扣的,要勇于开拓、追求卓越。他将国家的教育比作草原上的河流,尽管中途会受到各种现实的冲击和阻碍,只要大方向正确,终会到达理想之地。
梁君健、虞鑫在发言中,分享了总书记考察清华当天,两人带领学院60余名师生在道路两旁向总书记问好,展现了“清新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采的场景,表示要更好地引导全院学生做奋发有为的青年人。
杭敏、刘清伶、吕宇翔表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来清华的讲话内容非常丰富,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落实到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