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写作中心”)在写作中心314A03研讨室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写作中心全体教职工近三十人参会。会议由写作中心主任梅赐琪主持。
与会全体教师首先共同观看了1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的相关报道,结合报道内容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支部书记曹柳星着重分享了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于大学和教师的要求,大学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研究真问题、坚定信念。清华教师当不负总书记的期待,率先垂范,提升教学能力、加强自我教育,真正帮助学生学习,影响学生成长。
中心主任梅赐琪是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向总书记汇报的教师发言代表之一,他与中心教师分享了自己参加座谈会的感想。梅赐琪表示,在座谈会上,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清华的深厚情感,对学校发展的嘉许和期望,对学校、教师、青年学生发展的殷切嘱托。梅赐琪特别提到,自己在发言中还向总书记汇报了清华写作课的建设情况。这对写作课是巨大的激励与鼓舞,希望全体教师珍惜清华写作课荣誉,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教学工作做到实处。
与会教师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感受纷纷发言。中心教师毛君、贾雯旭结合课堂主题设计和自身经历,分享了总书记重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对自己的触动。中心教师窦吉芳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结束后与学生的交流,深切感受到总书记的到来对学生的激励与影响。中心教师李君然、耿弘明结合“工业革命”“梁启超与现代中国”写作课主题,表示定将总书记对“创新”的强调、对清华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的回顾与期盼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
梅赐琪最后进行总结发言。梅赐琪指出,中心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立德树人、教师教学、服务国家等方面提出的要求,用实际行动予以贯彻落实。具体结合到写作课教学实践上,梅赐琪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建议写作课教师继续保持课程的高挑战度,让学生在写作课上培养挑战权威的底气和勇气;第二,建议写作课进一步贯彻“新文科”发展理念,在写作课上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更为基础、底层的思维和逻辑能力;第三,建议写作课教师把当下的激动与感触转化为持续的动力,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丰富精神内涵贯穿到更加长久的教书育人过程中,把中心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写作课是学校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设立的一门新课,旨在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塑造和写作沟通能力的培养。2020-2021学年是写作课成为大一新生必修课的第一年,预计首次实现大一新生“全覆盖”。写作课主题学科多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重要窗口,力争为学生打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奠基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