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从细践初心 见行见效开新局

——清华大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记者 田姬熔

宁静的午后,穿过洒满阳光的露台走进第三教学楼。宽敞的大厅里,半开放的工位上有同学正专注地伏案自习。走廊另一边,几位学生拉开多功能墙面上的白板,围绕小组课题讨论得热火朝天。一墙之隔,教室里老师正在课堂上耐心地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线上的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听懂了,老师讲得非常清楚!”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融合式教学的“云互动”通畅无阻。

焕然一新的三教

秉承开放、灵活、可变的设计理念,升级改造后的三教功能多样、设备先进、舒适宜人,让不少师生交口称赞。

在全校多个部门的统筹联动下,已使用多年的三教焕然一新,教学环境大大改善、师生体验全面提升。这正是清华大学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案例。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和各党支部、党员凝心聚力、积极行动,锚定发展目标、聚焦师生需求,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助学校促改革、帮师生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师生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浓、安全感更强。

下沉一线深调研

怎样在新时代新理念新格局中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如何全方位助力学生职业发展?如何支持青年教师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化学系、环境学院、清华附中在各自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也是各二级单位所面临的改革发展共性难题。

12月16日下午,在学校组织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二级单位调研课题成果交流会上,包括纪委办监察室、自动化系、清华附中在内的24个二级单位结合各自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围绕党建、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优化管理和服务提质等5个专题,分享研究经验、共享项目成果,交流破解难题的好思路好做法,增强学习互鉴。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党委周密谋划、精心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专门文件方案,统筹部署安排落实。

找准目标才能精准聚焦。为把谋划改革发展这项实事办好,学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座谈、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沉下身子、走近师生,努力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分析症结,坚持把“问题”当作“课题”解,在调查研究中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妙药”。

陈旭参观调研化工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口号文化墙

突出文化育人,校党委书记陈旭牵头组织各方力量针对校园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开展深入调研。梳理特色做法、广泛征集意见,开展交流座谈、实地走访考察,做好规划设计、系统修缮提升……如今漫步清华园,处处可见能够沉浸式、近距离体验校园红色资源和感悟清华红色传承的红色文化站点。从线下宣讲到线上直播、VR全景视频,从红色主题陈展到红色文化走廊,从思政课堂到融媒体平台,百一十年风雨沧桑,清华园里的点点“红色”印记在新时代有了更生动鲜活的呈现方式。

物理系着力探究如何面向系内外学生做好分层分类教学,帮助学生打牢物理基础。社会科学学院立足创建社会科学“清华学派”,推动增强多学科合力、提升学科融合发展质量。艺术博物馆通过调研推出开设讲座、策划免票特展等系列举措,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博物馆,加强美育力度、提高艺术素养。校友会聚焦校友组织管理工作,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服务校友的能力。

“双肩挑”干部队伍建设、监督体系的健全完善、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有组织的科研与研究系列教师队伍建设、本科教学体系梳理……全校各院系各单位立足工作难点与岗位职能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校领导每人牵头1个调研课题,二级单位领导班子确立132个课题,形成41篇党史学习教育精品调研报告,以研究促改进,“啃”下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亮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实招硬招。

体察民意暖人心

2021年的教师节,生命学院的青年教师得到了学院特别的关怀。在教师节茶话会上,青年教师们在畅谈中分享工作生活轶事、研讨科研进展,轻松的氛围为飞快的工作节奏按下暂停键,有效地帮助大家调节心情、提高科研工作的创造力和专注力。

工物系则邀请各部处业务骨干面向青年教师开展系统培训,课程教学、教材编写、科技成果转化、申报科技奖励……培训内容涉及到年轻教职工工作的方方面面,用具体的经验与建议助力教师全面发展成长。

面对学生心理压力,自动化系针对学生学习发展问题分类施策,引导学生纾解“内卷”心态、增强抗“焦虑”能力,树立科学的成长成才观,搭建更科学完善的育人体系,让学生成长切实收益。

作为刚刚成立不久的新院系,集成电路学院设立院长接待日,丰富师生沟通反馈渠道,广泛征求、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师生诉求,让师生关系愈发紧密、学生归属感更强。

师生之事无小事。学校和院系级党组织立足职能职责,着眼师生所盼所求,制定重点项目清单、实施相关举措,明确预期目标、确定完成时限,着力把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办实、办好。在全校范围广泛动员,鼓励各党支部和党员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力争做好志愿服务和实事好事。

“关注学生身体健康,我们在行动!”面对研究生健康体检的诉求,研工部与校医院紧密合作,联合建立研究生体检工作管理协调机制,贴心推出体检“1+X”基础套餐,出台常态化健康体检制度,将研究生健康体检名额从每年1200人次提升至6000人次,为学生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双清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我的腿脚行走不便,有这个上门理发服务真的是太方便了!”“我平常爱看些养生保健类知识,在这里我可以得到专业的养生咨询,还可以和同龄人互相交流切磋。”今年,清华园街道投资建设的双清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正式启动。清华园街道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按照集约化、一站式服务标准,在学校家属区推动建设四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这里,社区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代取药、代购物、上门理发、养生咨询等十余项服务项目,不少老人纷纷为这个家门口的“服务管家”点赞,更亲切地称驿站为“第二个家”。

财务部门打通报销服务“最后一公里”,主动走进社区居委会、上门收取医药费报销单,为上百位离退休教职工解决“报销难”问题。保卫处根据疫情形势调整管控措施,切实提升师生居民和来访人员的出行体验。

化工系反应工程党支部开展“小楼换新颜”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对化工实验楼加强安全管理、提升环境卫生。

计算机系高性能所党支部党员上门为离退休教师修电脑

维修电脑、更换灯泡,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老年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难处,计算机系高性能所党支部的党员们多次上门为离退休教师提供帮助,把对老同志的关怀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办公室外增设外卖点,办公室内添置微波炉、冰箱,航空发动机学院对师生的关心细致入微,力求办好“改善办公学习环境”这件实事。

实践活动中,从调研到实施、从列清单到评效果,逐个环节强化督导,从学校到院系、从支部到个人,层层压实每级责任,形成项目过程督导、成效评估、成果交流的闭环管理,力促实践活动落实落地见成效。

回应师生所思所盼、推动学校高质发展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学校不但组织各重点项目责任单位逐项总结项目完成情况,更通过成果交流落实活动效果、推广活动经验,让办实事的实效更强、余温不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校级项目41个;二级单位项目541个,评选出精品项目65个。全校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党员逾2万人,完成志愿服务和实事好事3.5万余项。广大党员察民意、体民心,用实际行动写下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在点滴细节中让师生深切感受到浓浓暖意。

服务社会勇担当

传递清华力量、勇担社会责任,清华人还将办实事的脚步不断向外延伸,把关怀与温暖送出校园、送到更远的地方。

“一头是清华,一头是乡村,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是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从雪域高原到草场林海,从深山大川到戈壁边陲,继续教育学院用乡村振兴教学站搭建起清华和地方之间知识传递的桥梁、情感互融的纽带,让清华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地区更多需要的人群。“什么是不忘初心,什么是牢记使命,现在我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远程教学站学习完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公益课程“同上云党课”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深受感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驻村帮扶的第一书记,我要学习践行井冈山精神,保持奋斗本色,为当地群众办好实事。”

以毕业设计助力乡村振兴,建筑学院组织学生通过乡村振兴工作站参与改造乡村闲置房屋:闲置粮仓变成小镇中心,废弃农宅摇身一变成为社区活动客厅,百年古厝变身人才驿站,垮塌的土陶作坊化身乡村图书馆。乡村的面貌不断变化,内生活力不断被激活,为解决贫困问题、促进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河南新乡支队支队成员战斗在抗汛第一线

“我是党员,我要去前线!”今年暑假,研究生骨干研修班河南新乡支队研修期间遭遇当地罕见汛情。暴雨灾情中,他们逆行出征、笃定前行,在支队临时党支部的组织下,发起募捐活动支援灾区,战斗在抗汛第一线。“清华教会我们仰望星空、志存高远,更将矢志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深深刻入我们的骨髓。”河南新乡支队支队长、社科学院2019级博士生肖源睿与队员们在汛情中构建坚实的清华“沙袋”,为保卫新乡贡献力量。

能动系“I·温度”支队成员在红星小学搭建太阳能热水器

利用假期,清华学子用脚步丈量土地,以专业实践服务社会民生。电机系“梦之网”实践支队为八所小学搭建光伏微电网,用所学为更多孩子点亮启航的梦想。生命学院白衣乡路实践支队走进乡镇卫生院进行联合义诊、调研县乡村分级诊疗体系,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医疗科普宣传,为国家基层医疗奉献 “荧烛末光”。能动系“I·温度”支队筹措资金设备,为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搭建安装热水器,让师生们的冬天不再寒冷。

继续教育学院定点帮扶云南南涧,持续深入推进教育、医疗、人才智力、产业、消费、党建等领域的帮扶工作,扎实助力南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长庚医院组织团队远赴高原牧区开展医疗帮扶,卫健学院、校医院深入社区开展宣教义诊,校团委组织校内45个党支部的758名师生党员集体参与无偿献血。

“这是我第二次献血,内心依然深深感动。作为一名党员,我希望自己的这份力量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为群众切实作出自己的贡献。”工业工程系工7党支部集体参与了无偿献血,支部成员吴浩在献血后说。

清华勇担使命、积极作为,将办实事的热情与为民服务的初心洒向广袤的祖国大地,在服务国家社会中践行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风劲帆满图新志

“全校师生要以‘独有英雄驱虎豹’的气概,用清华人的‘硬核’技术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11月25日,党委副书记、校长邱勇在清华大学人才工作会议上代表学校正式发布了《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清华大学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

聚焦“完善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布局,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能力”办实事项目,邱勇牵头各方深入调研清华科研创新传统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完善一流学科分类指导分类支持机制,促进学科交叉创新生态建设,用《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为学校科研创新发展出真招、谋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全校师生牢记总书记的教诲,立志心怀“国之大者”,从党史学习中不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面向新征程,学校认真研究、统筹规划,注重顶层设计,广泛听取意见,“三下三上”反复打磨编制“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行动计划有效衔接规划落地实施,擘画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碳中和研究院,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肩负大学使命、承担社会责任,奋力开拓服务国家新局面。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件件实事,践行“教书育人”拳拳初心,学校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强大动力,更在奋勇前行中逐步实现办学高度与办学质量的步步提升。

风劲帆满图新志。未来,清华大学将继续乘势而上、敢于担当,以奋进的姿态开拓学校改革发展新格局,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清华新闻网1月5日电)

图片设计:贺茂藤

编辑:田姬熔 陈晓艳

审核:吕婷